2024年1月22日,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展开密集外交行动。他上任第一天就与日本、印度、澳大利亚三国外长举行四国外长级会谈,会后发表联合声明,表达了对印太地区局势的担忧。
这场四国会谈显然是针对中国,尽管声明中没有直接点名。各方都清楚,所谓的“单方面改变现状”就是在暗指中国。
鲁比奥此举体现了美国延续强硬对华政策的意图。
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更加令人关注。1月22日,鲁比奥与菲律宾外长马纳罗通话,直接指责中国在南海的行为破坏地区稳定、违反国际法。
他还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,向菲律宾作出安全承诺。
这通电话似乎给了菲律宾方面勇气。菲律宾当天立即派出三艘公务船只试图强闯黄岩岛海域。
中国海警展开拦截行动,双方在黄岩岛以东约60海里处发生对峙。
菲律宾方面随后开始自我炫耀。1月23日晚,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宣称在对抗中取得胜利,声称成功将中国海警3103号船“驱离”至菲律宾三苗礼士省海岸线80海里以外。
实际情况是,中国海警一直在我国传统海疆线上进行常规巡航,维护正当权益。菲律宾的所谓“胜利”完全是在自我安慰。
如果中国海警真要靠近菲律宾海岸线,菲方根本无力阻止。
这一事件反映出复杂的地区局势。中国与日本、印度的关系正处于改善阶段,这也是四国联合声明没有点名中国的原因之一。
但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一直存在。
自2015年以来,中国海警持续在黄岩岛以东海域南海十段线边界处进行常态化巡航。这种正常执法行为却遭到菲律宾方面的曲解。
菲方多次召开紧急会议,指责中国侵犯其专属经济区,要求中方撤出船只。
鲁比奥上任后的一系列动作表明,美国将继续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。中美之间的战略分歧仍然严重,双方对抗可能会在各个领域展开。
美国借助菲律宾等地区盟友施压中国的策略也将持续。
在美国的支持下,菲律宾可能会继续采取挑衅行动。但在实力差距面前,这些举动都将是徒劳的。
反而会让中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在南海的战略优势。
目前的形势提醒我们,南海问题涉及多方利益,需要各方保持克制。单方面的挑衅行为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,不利于问题的解决。
中国在维护主权的同时,也会继续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。
这次事件还凸显了美国在地区事务中的角色。美方一方面声称要维护地区稳定,另一方面却在背后推动盟友对抗中国。
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制造地区矛盾,不利于建立互信。
放眼未来,南海局势可能会继续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。中国需要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,灵活应对各种挑战。
通过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,让挑衅者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无益。
菲律宾方面也需要认真思考。过分依赖美国的支持,采取对抗性做法,只会损害自身利益。
与中国发展稳定的双边关系,通过对话解决分歧,才是明智的选择。
